至计量监测:为“能源大动脉”精准把脉
2023-03-14
任何科学技术,都是为了探讨、分析、研究、掌握和利用事物的客观规律;而所有的事物都是由1定的 量 组成,并通过 量 来体现的。为了认识量并确切地取得其量值,只有通过计量。
近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疆能源计量专题服务工作组在新疆完成了为期半个月的天然气能源计量检测专项服务,确保了天然气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国际等效,被贸易交接触及的各方作为贸易结算的根据。 中亚天然气的准确计量不光保障国际贸易交接的公平公正,更是国家计量服务能力和主权的体现。 中国计量院业务服务部主任李健博士说。
在国家大宗贸易中,计量到底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呢?以天然气流量计量为例,依照我国天然气约1700亿立方米的年使用量计算,天然气流量计量准确度每提高0.1,每一年将减少1.7亿立方米的天然气损失,可节省资金数亿元。作为中亚-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 能源金桥 ,中亚天然气管线经过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的天然气已累计超过1000亿立方米。
温度、压力、累计流量、瞬时流量、硫化氢、2氧化碳、发热量、水露点 天然气输送中触及的这些物理和化学参数,怎样才能丈量得准确可靠?如何才能保证丈量结果国际等效?履行甚么标准才能得到天然气交接各方的认可?解决这些问题都要靠公平公正的计量检测。
作为连接中亚-中国能源动脉的关键和中哈两国海关监管场所,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霍尔果斯计量站的计量能力是中亚天然气贸易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有1处小小的误差,不但可能造成巨大的国际贸易损失,更代表着中国计量的服务能力和形象。为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与国际等效,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拜托中国计量院为其提供专题服务。
接到任务后,中国计量院组织该院业务服务部、热工所、新能源环境所的11名专家,专门成立了专题服务工作组。工作组前后与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石油管道联合有限公司西部份公司和乌鲁木齐输油气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增长分公司等多家天然气管道运行和管理单位反复沟通,编制了详细的技术服务方案,力争通过优化检测流程使相干工作对管线的正常输送的影响降至低。
保障用药安全专题服务工作组抵达霍尔果斯口岸后,直奔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驻地,召开专题豫备会,肯定了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并检验了实验环境条件,为检测工作的顺利展开做好保障。
每个参数都得到屡次丈量,每个检测数据都被认真记录。经过数天的艰苦细致的工作,工作组如期高质量地完成了检定校准和人员培训工作。中亚天然气管道触及贸易交接和运输安全的63台套装备重新得到检测。检测结果被哈萨克斯坦海关和该国计量院认可并作为贸易结算的重要根据。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计量站的20多名员工也对计量仪表的使用保养、计量技术和质量管理有了新认识。企业对在线计量和互联网远程校准等实用新技术的迫切需求,也为中国计量院服务产业需求指明了方向。
这是我们连续第7年在新疆进行天然气能源计量专项服务了。 李健介绍说,早在2009年,中亚天然气管道A/B线正式开始向中国供气前夕,经中哈两国海关允许,中国石油天然气团体公司和哈国家石油天然气团体公司就共同拜托中国计量院对影响其天然气输送安全和结算的计量用具进行检定服务。 这次主要的任务除常规的周期复检、技术人员培训,还包括从霍尔果斯到乌鲁木齐段沿线的整体计量检测。 李健说。
从霍尔果斯到乌鲁木齐的输气管线约有600多千米。输气管沿线的各个检测站点都要进行计量检测。为了尽量减少计量测试对管线运行的影响,工作组制定了精密的测试计划,分组进行工作。历经10多天的奔走,工作组美满完成了西气东输源头数家管道运行单位的计量检测服务,完成了200余台件装备的检测,保障了西气东输管线间贸易交接计量数据的准确可靠。在中亚天然气每笔交易里,在通往祖国大江南北的每立方米中亚进口天然气里,都凝聚着计量人的血汗,凝聚着计量人出具的责任和许诺。
作为我国 1带1路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新疆在油气能源领域发挥侧重要的能源大动脉作用。为支持我国与中亚各国经贸合作,在计量事务中立足新疆辐射中亚,推动我国丈量、校准及其他计量技术服务能力在该地区的互认和传递,2015年5月中国计量院中亚计量中心成立,同时国际合作向中亚和东欧地区拓展。
目前,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作为 能源丝绸之路 战略的重要组成部份已破土开工,预计2020年底全线完工后,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年输气能力到达850亿立方米,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之1选取相应的测力度盘。
届时,新疆油气能源计量需求势必更加迫切,中国计量院将在天然气热值计量、嵌入式计量技术、互联网远程校准、计量测试标准制定、技术人材培养等多领域展开合作,在更多领域发挥计量支持保障作用,服务 1带1路 能源产《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行方案》《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拆解规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汽车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余能检测》等政策、标准相继出台业快速发展。 展望未来前景,中国计量院副院长、中国计量院中亚计量中心主任吴方迪充满信心。